|   
 2023国家大剧院国际戏剧季: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觉醒年代》 
演出时间:2023.07.07 - 2023.07.09 
场馆:国家大剧院戏剧场 
票价:300/420/500/580/680 
微信订票:18515362586 
电话订票:010-66552100,010-66552258 
  
 百年前的历史故事近在眼前,“觉醒年代”的社会风情和百态人生,在台上如画卷式呈现。一段波澜壮阔的如歌岁月,一幅幅人物群像图被生动地描绘出来。家国天下的慷慨激昂,人间烟火的琐碎日常,在演员们的真挚演绎下,一个个历史人物有血有肉,有笑有泪,饱含深意,结合设计精良的舞台呈现,引发观众强烈共情。人物之间的思想碰撞、激动人心的场景再现、振聋发聩的台词对白,戏剧冲突与张力近在眼前,观众与故事中的人们同呼吸、共“觉醒”,这是舞台剧《觉醒年代》的魅力所在。百年前的知识分子在国家存亡之际,以笔为剑、以字为刃,冲破桎梏,点燃光明。不同思想的交锋,新旧文化的碰撞,如一声声惊雷,惊醒了无数探寻救国出路的青年。他们心中有家有国,为人有血有肉。有迷茫,但坚持探寻;有软肋,亦无畏坚守。他们用生命书写心中的真理,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剧场里,与百年前的青年们隔空对话,找到思想共鸣,点燃心中信仰之火,向着光,成为光。
   
  主创   制作出品: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出品人:张惠庆  总监制:田水  艺术总监:喻荣军  联合监制:何念  制作人:王珏、黄一萍  原著 / 史学顾问:龙平平  编剧:喻荣军  导演:何念  舞美设计:桑琦  作曲:杨帆  灯光设计:任冬生  多媒体设计:王佳迪  编舞 / 形体指导:刘旻姿  服化设计:董桂颖  特型设计:丁松山  副导演:罗茜  道具设计:刘一平  音效设计:钱杰  技术设计:许金佳  舞台监督:罗霁忺    评弹唱腔设计与演唱:陶莺芸  京韵大鼓唱腔设计与演唱:张曦文  
    演员表   主演   李大钊:韩秀一  陈独秀:顾鑫  毛泽东:张旭  周恩来:铁政  蔡元培:沈磊  胡 适:王梓    陈延年:杜光祎  陈乔年:边宇林  鲁 迅:兰海蒙  辜鸿铭:符冲  高君曼:李黎  赵纫兰:尤美  江冬秀:钱芳  汪孟邹:赵胜胜  黄 侃:黄晨  易白沙 / 钱玄同:司琨  刘半农 / 郭心刚之父:贺彬  朱尔典:郭鹏宇  沈尹默:周纪萌  郭心刚:陈鸣  刘师培:陈文波  高晓岚:章静  朱安:王华  许广平:杨艺苓    演员   哈夕那、张亚男、徐卓、王帅帅、陈琦媚、张嘉豪、董瑜枫、冷寒、谢泳、黄磊、何吉米、张大宇、周展宏、刘西峙、刘张帆、徐博硕、朱世华    鸣谢:北京亮月影视传媒有限公司
    * 建议年龄 8 岁以上观众观看。  * 演出信息及演员阵容以剧场当日公示为准。  * 演出过程中可能有爆破、枪响、抽烟等场景。抽烟场景中所使用的道具烟为保健产品,非真烟,其主要配方为:金银花、薄荷、枇杷叶、茶叶等,对身体无害,敬请知悉。 
  
 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制作出品的舞台剧《觉醒年代》根据同名电视剧连续剧改编,着眼于从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这一时段的宏大背景,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中国近现代史上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艺术再现了一百年前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和热血青年追求真理、燃烧理想的如歌岁月,它以厚重的历史内涵、丰富的文化意蕴、深刻的思想启迪和具有创新意义的审美表达,揭示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必然性和道路选择的正确性。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1995年1月23日,上海人民艺术剧院(始创于1950年)和上海青年话剧团(始创于1957年)合并组建为上海唯一的国有话剧院团——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按照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关于深化国有文艺演出院团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在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有限公司于2009年11月成立,2011年完成转企改制。 
  目前,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拥有话剧大厦的艺术剧院、戏剧沙龙、D6空间等三个剧场;经营管理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大小两个剧场;投资控股上海话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拥有1933微剧场、空中剧院两个剧场。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艺术创作始终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三者的有机统一,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艺委会成立以来,主要参与了原创选题讨论、剧本评审、重点项目护航,以及新文本孵化等工作,保证了上话艺术创作的品质。 
  20多年来,“上话制造”累积了一系列常演不衰的经典保留作品,如彰显人性激荡豪情的大型历史话剧《商鞅》;以小窥大耐人寻味的黑色怪诞喜剧《秀才与刽子手》;反映改革开放成果、用温润心灵讲述家的意义的原创话剧《大哥》;展现特殊年代知青命运的青春励志话剧《一九七七》;刻画上海女性、审视海派文化的改编话剧《长恨歌》;通过市井生活映衬大时代沉浮的海派经典话剧《上海屋檐下》;彰显一代文人气节与风骨的大型历史原创话剧《大清相国》等。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心集中力量创排大型原创话剧《追梦云天》。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多次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奖、文华奖、中国剧协梅花奖、曹禺剧本奖、中国话剧金狮奖、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等全国性和省市级艺术奖项。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致力于美育和戏剧教育工作20多年。近年来,中心尤为注重和开展青少年美育工作,坚持连续16年举办上海市大学生话剧节,连续6年举办上海市中学生话剧节、“七彩戏剧进校园”中小学课本剧巡演项目,将美育和戏剧送到每一位中小学生触手可及的地方。 
  多年来,超过200所学校报名参加上海市大学生话剧节,超过130所学校报名参加上海市中学生话剧节,超过10万上海市中小学生观摩“七彩戏剧进校园”演出。 
  中心也同样关注成人美育工作,开展了“监狱计划”和“医院计划”的教育戏剧工作尝试,与北新泾监狱和瑞金医院合作共建,将戏剧送入监狱和医院,用戏剧的方式治愈心灵。 
  今天的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正培根铸魂,为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加快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而奋力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