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剧院与北京舞蹈学院联合出品原创舞蹈诗剧《杨家岭的春天》
时间:2024.05.09-05.12
场馆: 国家大剧院-戏剧场
票价:150/240/300/360/480
微信订票:18515362586
电话订票010-66552100,010-66552258
舞蹈诗剧《杨家岭的春天》的创作灵感来自于美术瑰宝——延安木刻版画。在物资匮乏但精神富足的年代,艺术家以生动笔触描绘出延安时期质朴而浪漫的生活与战斗场景。那些鲜活深刻的人物和画面,成为了舞台创作的源泉。剧中的“艺术家”角色是作品表达的主体,他们从全国各地奔赴延安,融入火热的生活与革命实践,实现了思想的转变和精神的升华,开创了文艺的春天。
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创作方向成为穿越历史时空的召唤,继续闪耀着炙热光芒。“杨家岭的春天”就是文艺的春天,绽放于历史,也绽放于新时代。
出品:国家大剧院、北京舞蹈学院 制作:国家大剧院、北京舞蹈学院 演出:国家大剧院BDA青年舞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 世界首演:2022年11月5日 国家大剧院戏剧场 总导演:张晓梅、张云峰 编剧:许锐 作曲:程远、谢鹏 编导: 第一篇章:袁佳、顾佩英、高岩、张天阳 第二篇章:帅晓军、白凌、杨浩、邓丽莉、成永苹 第三篇章:李珊珊、朱律、李文祺、乔靖宇 序幕、尾声:谢飞 视觉总监:任冬生 舞美设计:王立峰、赵月 服装总监:吴蕾 灯光设计:李超、胡博 多媒体设计:孔江、李光 造型设计:孙艾娜 道具设计:金继峰 舞台台本设计:王柯月、谢秋水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一大批文艺工作者在民族兴亡的呐喊声中,来到了革命圣地延安。音乐舞蹈家与劳动人民同吃同住同生活,体会到人民如母亲般的深情,如厚土般的滋养;文学家在基层工作中发挥才智,深入生活,赢得人民的信任与拥护,迸发出朝阳般的创作激情;美术家在鲁艺的熏陶和战火的锤炼下,成为以笔为枪的文艺战士,与人民生死与共。 他们,全心全意,一笔一刀,雕刻出生机盎然的杨家岭的春天。
序 在民族危亡的呐喊中,一批批文艺工作者满怀激情与理想奔赴革命圣地。宝塔屹立的《延安风景》,就是心向往的地方。
第一篇章:厚土 老妈妈用最深沉无私的爱,捂热了音乐家和舞蹈家的心。在《抗旱》《挑水》的身影里,那是干涸中的水滴;在蕴含着母亲般深情的厚土上,那是《入仓》的金黄。
第二篇章:破晓 一次次破晓的晨光中,孕育着文学家对生活的激情与感悟。从家长里短的“调解”到新思想的解放,从红火的《妇纺小组》到破天荒的《豆选》,那是进步的光辉,是百姓从心底开出的花。
第三篇章:永生 美术家在枪炮声中创作,在生死之间成长。《当敌人搜山时》,当战士踏过《人桥》时,汇聚成人民战争的洪流。那每一笔每一刀都在以信仰刻画,用生命践行“以笔为枪”的誓言,走向永生!
尾声 一幅幅在汗水和鲜血中凝结而成的版画,代表着永不磨灭的文艺精神,生生不息。
主创:
许锐编剧
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舞台创意与编剧,跨越学术研究与艺术创作两个领域。其舞台代表作有舞剧作品《五星出东方》《红高粱》《赵氏孤儿》《骑楼晚风》《徽班》《戈壁青春》《诺玛阿美》。舞蹈剧场《一刻》等,屡获文华大奖与“五个一工程”奖。著有《当代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创作的审美与自觉》。创办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跨艺·舞动无界”当代舞蹈创作研究项目。
张云峰总导演
北京舞蹈学院创意学院党总支书记,教授,研究生导师,北京市舞蹈家协会理事,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北京市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北京市属高校一流专业建设项目负责人。代表作品:舞蹈《秋海棠》《风吟》《红色恋人》《胭脂扣》《棋魂》《再别康桥》《推敲》《丝竹音画》《红豆》《勾践》《再水一方》《霓裳梦》《花落知多少》《梅娘》《月满春江》《红色恋情》《兵,作品一号》《故国》;舞剧/舞蹈剧场《舞在桃源》《肥唐瘦宋》《汉颂》《王羲之》《子夜四时歌》《春之祭》《花环》《圆月》《大唐赋》《春秋行》《宴》《国韵·格物》《婚礼》《瑞鹤图》《百年正阳门》《南侨机工》。
张晓梅总导演
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民族舞蹈文化研究基地特聘研究员、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北京市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北京市属高校一流专业建设项目负责人。编创《扇骨》《清扇·闲郎》《泪的印迹》《一枝红杏》《恋舞伊人》《徽娘》《出征》《墨汐》《妞儿的梦》《蝴蝶》等作品,多次获得首尔国际舞蹈比赛、全国舞蹈比赛、荷花奖舞蹈比赛、桃李杯舞蹈比赛、CCTV电视舞蹈大赛等奖项。先后主编《韩国传统舞蹈教程》《中国民族民间舞基本功训练教程》,编写《中国少数民族民间舞教程》,科研课题《以艺化人 以德育人——国家重大演出任务中艺术实践机制的创新探索》获得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程远作曲
青年作曲家。作品多次获得文华奖、“五个一工程”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奖、全国桃李杯舞蹈比赛及荷花奖金奖、国际舞台艺术“丹尼奖”最佳作曲提名。
代表作品:舞剧《红高粱》《徽班》《大禹》《骑楼晚风》;音乐剧《我是川军》《桂花雨》《太急》;舞蹈《中国妈妈》《父亲》《汉宫秋月》《风悲鸣》《尼苏新娘》。
谢鹏作曲
青年作曲家。中央音乐学院作曲博士、清华大学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博士后、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教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
代表作《玲珑》(民族室内乐)在2002年首届中国台湾地区文建会国际华人作曲比赛中获得唯一金奖与“最佳观众票选大奖”。2012年交响乐《爱情》获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会演作曲金奖。2013年在舞蹈诗《沉沉的厝里情》担任作曲,此作品获第十届中国文华奖、第九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蹈诗金奖、“文化和旅游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百年百部”荣誉。2014年民族管弦乐《奔腾》获文化部、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第三届华乐论坛暨“新绎杯”青年作曲家民族管弦乐作品评比金奖。2015年6月,民族管弦乐作品《在巴黎的天空下》被选入中法第二次高级别人文机制会议的参演曲目,并获得中法两国领导人的赞誉。2020年,四乐章交响乐《安岐随想》获“文化和旅游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百年百部”荣誉。2022年1月30日,在2022年春节团拜会中担任音乐主创。2022年6月,在中宣部、文旅部大型歌舞晚会《掀起你的盖头来》中担任作曲。
任冬生视觉总监
国家一级舞美设计,中国舞台美术学会灯光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北京舞美学会副主任,《演艺科技》杂志编委,大凉山国际戏剧节发起人、艺委会成员、视觉总监,上海戏剧学院驻校艺术家,中央戏剧学院教学实践指导专家。曾任观念演出《对话·寓言2047》第一、二、三季视觉总监;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核心创意、舞美总设计。曾获俄罗斯“Benois de la Danse”(伯努瓦奖)国际芭蕾艺术节“最佳舞美设计奖”。代表作品:舞剧《天路》《永不消逝的电波》获第十二届文华大奖,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舞绘《千里江山图》获第十三届文华大奖。
袁佳第一篇章编导
高岩第一篇章编导
张天阳第一篇章编导
帅晓军第二篇章编导
白凌第二篇章编导
杨浩第二篇章编导
邓丽莉第二篇章编导
成永苹第二篇章编导
李珊珊第三篇章编导
朱律第三篇章编导
李文祺第三篇章编导
乔靖宇第三篇章编导
谢飞序幕、尾声编导
王立峰舞美设计
赵月舞美设计
吴蕾服装总监
李超灯光设计
胡博灯光设计
孔江多媒体设计
李光多媒体设计
孙艾娜造型设计
金继峰道具设计
王柯月舞台台本设计
谢秋水舞台台本设计
演出团体:
国家大剧院BDA青年舞团
基于《国家大剧院北京舞蹈学院战略合作协议》,作为中国国家表演艺术中心的国家大剧院和作为中国唯一一所专门化舞蹈教育高等学府的北京舞蹈学院共同组建“国家大剧院BDA青年舞团”。
该舞团以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团舞蹈艺术家及北京舞蹈学院优秀在校生为基础,通过国家大剧院艺术生产渠道及资源,联合北京舞蹈学院创演方面的专业优势,合作开展相关剧目生产、创作、演出、推广、传播等艺术活动。
通过双方资源的深度融合将托举成就更多的青年艺术精英,为舞蹈艺术人才和优秀作品搭建舞台,创作出更多温暖人心、叩击灵魂的优秀文艺作品,培养出更多艺术人才,服务国家战略和北京四个中心建设,为推进首都乃至全国演艺市场与文艺事业繁荣,以及高校美育工作的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北京舞蹈学院
北京舞蹈学院是一所以高素质舞蹈人才培养、高水平舞蹈理论研究和作品创作为主要任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院前身为北京舞蹈学校,始建于1954年,是新中国第一所专业舞蹈学校。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北京舞蹈学院,隶属于文化部,2000年划转北京市人民政府。学院具有学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是中国唯一一所专门化的舞蹈教育高等学府,也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专业设置全面的舞蹈知名院校,被誉为“舞蹈家摇篮”。
近年来学院不断深化舞蹈教育教学改革,现设有中国古典舞系、中国民族民间舞系、芭蕾舞系、国际标准舞系、音乐剧系、创意学院(含编导系、现代舞系、艺术设计系、影像新媒体中心)、人文学院(含舞蹈学系、艺术传播系、艺术理论部)、教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继续教育学院、附属中等舞蹈学校等教学机构,共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舞蹈教育体系。学院现有在编教职员工近600人,全日制在校生近2300人(本科生1300余人、研究生近200人、附中学生800余人),继续教育学院现有学历和非学历教育学生约7000余人,舞蹈考级院每年在海内外培训舞蹈考级师资5万余人,有近50万学生参加舞蹈等级考试。
建校68年来,学院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文艺方针,以引领和推动中国舞蹈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为己任,以“为人民而舞,为时代建功”为价值追求,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重要职能,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舞蹈大学。 |